这篇文章整理了2017年中国香烟市场真实价格体系,涵盖从日常口粮烟到万元级收藏品等30余个品牌规格。通过官方零售价、批发价对比,结合当年爆款香烟的市场表现,揭露不同价位香烟的利润空间与消费逻辑,特别收录了现已停产的稀缺款历史成交数据,老烟民看完直呼「原来当年抽的都是钱」...

一、万元级香烟:富豪圈的社交货币

2017年最贵的香烟都带着「特供」标签,这类烟根本不会出现在普通烟草店里。像利群(富春山居)集市交易价2万/条,烟盒上印着富春山居图,据说用的都是新昌稀有烟叶。更夸张的是,这种烟当年产量不足500条,现在二手市场都炒到5位数了。

黄金叶(天之叶)也是个狠角色,必须手工采摘「上二棚以上」的烟叶,一株烟只能选几片叶子。抽过的人说烟嘴有股药香味,不过说实话,这烟更多是拿来送礼的,毕竟1万/条的价格,普通人谁舍得拆开抽啊。

二、千元档主力军:面子消费重灾区

当年商务宴请必备的中华(软)594元/条,实际成本不到300元。烟草专卖局的朋友透露,光包装上的烫金工艺就占了成本15%,难怪有人说抽的不是烟是「金箔」。还有个冷知识:硬中华比软的便宜近200块,但很多老板就认软包,觉得拿出手更有派头。

2017中国香烟价格全揭秘:从5元到万元档的暴利真相

图片来源:www.taoyan.cc

黄鹤楼在这年出了款流金岁月礼盒,把10种停产老烟复刻打包卖,像游泳牌、大长城这些爷爷辈的烟都能抽到。虽然要价1万/条,但怀旧党抢疯了,听说有老收藏家买了十盒供着不拆。

三、百元档厮杀战:烟民的日常选择

20-50元档竞争最激烈,玉溪(软)230元/条和芙蓉王(软黄)210元/条打得不可开交。有意思的是云烟(紫)突然降价到70元/条,直接把同价位的红塔山挤出便利店货架。有批发商吐槽:「这价位烟利润薄得像纸,全靠走量」。

还有个隐藏爆款是红双喜(精品)151元/条,混合了津巴布韦烟叶,焦油量却只有8mg。当时在年轻人里特别火,网吧老板说这烟进货价比中华还好赚,因为学生党都是整条买。

四、10元以下口粮烟:底层市场的生存法则

五块钱的白沙(软)37元/条堪称性价比之王,用的是湖南本地烟叶,虽然抽着呛嗓子但扛饿。更便宜的前门、飞马这些牌子,其实都是同一个烟厂换皮生产,成本不到零售价三分之一。

有个冷门数据:当年卖得最好的低价烟其实是红梅(软)25元/条,主要在三四线城市铺货。烟草局统计显示,这类烟贡献了全年60%销量,但利润占比不到10%。

五、已消失的绝版香烟

2017年还流通着些现在绝迹的奇葩款,比如人民大会堂(双色盒)59元/条,烟嘴能变色;还有小银狐(硬盒)140元/条,过滤嘴加了薄荷颗粒。这些烟因为不符合新国标,2018年后就停产了,现在成了烟标收藏者的猎物。

最让人唏嘘的是牡丹(低焦油)41元/条,当年靠着「小中华」的噱头火过一阵,后来被曝光烟叶和中华根本没关系,现在只能当婚宴用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