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中烟晏飞最新布局曝光:高端市场战略如何撬动百亿增长?
本文聚焦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晏飞近年来的战略实践,通过产品创新、市场突围、技术研发三大维度,解析其在行业深度调整期推动企业逆势增长的底层逻辑。文章深度挖掘长城(GL)系列爆款打造细节,揭秘"宽窄"IP运营策略,并首次披露2023年新型烟草制品研发进展,为行业观察者提供关键决策参考。
一、掌舵者的破局之道:从技术骨干到战略操盘手
说起晏飞这个人,在烟草圈子里可是个"技术派"转型的典型。1994年从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毕业那会儿,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会跟香烟打上大半辈子交道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工科背景倒是帮了大忙——在什邡卷烟厂当技术员那几年,他可是把制丝工艺摸得门儿清。
2015年接任四川中烟总经理时,行业正面临"三去一降一补"的深度调整。当时有个内部数据挺有意思:企业单箱税利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7.3%。晏飞带着团队跑遍全国23个重点市场,发现个怪现象——消费者宁愿多花20块钱买云烟、芙蓉王,也不愿选本地品牌。
这让他意识到,光有技术不行,得给产品注入文化价值。后来推出的"宽窄"系列,硬是把成都的巷子文化做成了爆款IP。要说这招有多绝?2020年宽窄销售额突破50亿,占企业总营收的38.6%,直接把单箱结构价拉升了2100元。
图片来源:www.taoyan.cc
二、产品创新的"三把火":文化、科技、体验
要说这些年四川中烟的产品策略,那真是把差异化玩出了花。先说这个文化赋能吧,他们搞的"二十四节气"限量款,愣是把烟草做成了收藏品。去年冬至那款"雪映宽窄",在二级市场被炒到原价的三倍,这事儿在圈内都成传奇了。
技术层面更是不含糊,那个"润甜香"品类构建,听着玄乎,实则是把生物酶制剂技术玩到了新高度。我参观过他们的实验室,光是香精香料微胶囊技术就储备了17项专利。有个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:应用新技术的中支烟产品,烟气水分留存率提高了23%,这直接关系到吸食舒适度。
体验创新这块更绝,他们在春熙路搞的智慧体验店,AR技术还原老成都茶馆场景,消费者能边喝茶边"云参观"生产线。这种沉浸式玩法,让年轻客群占比从12%飙升到29%。要说营销效果?开业三个月会员转化率87%,这数据放在零售业都是顶流水平。
三、新型烟草的"暗战":HNB赛道悄然布局
现在行业里最热的当属加热不燃烧产品(HNB),晏飞在这块的布局可谓"闷声发大财"。去年在绵阳建的那个新型烟草制品工程中心,光研发投入就砸了2.8个亿。他们自主研发的"宽窄·方寸"加热器,有个黑科技挺厉害——采用梯度加热技术,能把温度波动控制在±1.5℃以内。
配套研发的烟弹更是下了血本,听说专门从巴西引进的专用薄片生产线,每平方米承重能达到18公斤不碎裂。今年初的行业会议上,有专家透露四川中烟已储备43个新型烟草专利,其中7个涉及核心加热组件。
图片来源:www.taoyan.cc
不过最让人意外的是他们的渠道策略,先在柬埔寨、老挝试水出口,再通过跨境购反哺国内市场。这招"曲线救国"确实高明,既规避了政策风险,又积累了用户数据。据海关统计,2023上半年新型烟草制品出口量同比激增217%,这个增长极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。
四、责任与生意的平衡术:ESG框架下的企业进化
晏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"做烟草的更要懂社会责任。"他们搞的那个"阳光助学"计划有点意思,不是简单捐钱,而是把凉山州的烟叶种植户子女培养成技术员。这招既解决了就业,又保障了原料品质,去年因此新增了86名持证专业人才。
在减害研究方面,四川中烟和中南民族大学合作的"本草颗粒滤嘴"项目,成功把有害成分截留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。这个技术要是量产,估计能在细分市场掀起不小波澜。不过听说研发过程挺波折,光滤嘴打孔方式就迭代了11个版本。
环保举措更是实打实的投入,什邡卷烟厂的分布式光伏项目,每年能减排二氧化碳3800吨。还有个冷知识:他们烟盒上的镭射防伪膜,其实用的是可降解材料。这些细节处的用心,倒真是契合了晏飞说的"做让人尊重的烟草企业"。
图片来源:www.taoyan.cc
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,晏飞带领的四川中烟正在书写新的可能。从传统卷烟的文化赋能到新型烟草的技术突围,从市场端的精准打击到产业链的价值重塑,这些战略落地的背后,藏着中国烟草工业转型升级的样本意义。正如那位在体验店把玩HNB设备的90后所说:"原来香烟也可以这么酷。"这或许就是对改革者最好的褒奖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